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网站地图

广告 广告

•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物流学院 > 物流百科 >正文
  • 阅读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四招诊断供应链健康度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神医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传统中医的诊断四步骤可以使用到供应链管理上。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我们能够了解企业供应链的健康程度,并对症下药。

  01

  望——看仓库布局和5S

  从宏观角度是看仓库的布局,比如收货区、储存区和发货区的位置以及物料流动路线图。为什么要看这些区域和路线?我们需要了解物料流动路线是否合理,是否给物流设备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搬运效率和仓库空间利用率。物料流动的速度会影响库存,流动得越慢,库存流入和流出过程所需的时间就会越长,库存就会增加。

  从微观角度出发,主要是看仓库的5S现场管理。5S管理内容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isu)、素养(Shitsuke)。

  5S 管理可以适用于生产车间、办公室和仓库等现场,是提高整体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果仓库现场非常混乱的话,那么库存的准确性和供应链健康度可能会下降。

  02

  闻——听办公室嘈杂度

  作者曾经以为供应链部门的日常就是这样子的,物料计划一直在打电话给供应商催货;生产计划一直在和制造部争吵为什么产量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客服一直在催促卡车司机快点送到客户仓库,接着再和客户解释货物马上就到了。。。偌大的办公室就听到供应链部门的人都在大声喧哗,热闹非凡。

  后来当作者有机会去法国总部参观集团“标杆”工厂的时候,作者竟然发现法国同事在办公室里都是轻声交谈,听到最多的是“噼里啪啦”敲击键盘的声音,电话也是偶尔响起。对比下二家工厂的供应链KPI,我们的工厂是全方位落后于标杆。为什么我们整天忙得热火朝天,但是结果又很差呢?

  原因是我们的供应链各个环节上还有很多的问题没有理顺,流程还不够完善,细节没有考虑清楚,执行上还不够坚决。所以才会出现部门人员整天处于应付各种紧急情况的困局中,同时结果也不能让管理层满意。供应链效率和健康度很高的企业一定是这样,非常安静的办公区域,每个人各司其职,在面对各种正常或突发情况的时候,大家都可以根据既定的流程,有条不紊地执行下去。

  03

  问——询问流程和指导书

  想要了解一家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是怎么运作的,首先就是要看流程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这些文件不仅体现出了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且也反映出员工的职业素养。优秀的文件肯定是格式统一,简单明了,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对于制作文件的员工心生敬佩。拙劣的流程文件格式千奇百样,内容前后脱节,让人看得摸不着头脑,制作出这种文件的员工还需要进行全方面的训练。

  现在的社会风气浮躁,年轻人很难在高强度、高压力,工作内容重复的岗位长期坚持下去。在供应链操作的一线岗位上,年龄低于30岁的人员流动率非常大。每年换个环境是很普遍的现象。如果企业的操作流程没有规范下来,那很有可能就是一场灾难,谁也不知道新人是否有能力独自完成工作。等到真的出了事情,把责任推到新人头上容易,可是企业的损失又如何来弥补呢?这就必须依靠完善的流程文件来规范所有的操作,不管由谁来做,都可以保持流程的一致性,让领导放心,让客户安心。

  04

  切——库存数据分析

  供应链的数据有很多种,我们先以库存数据为切入点,因为库存就是钱,是关乎到企业存亡的现金流。分析一家企业的库存状况很有必要,而且这也是能够量化的指标。库存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 Ratio)是最被普遍使用的一项分析方法。周转率是越高越好,较高的周转率可以帮助企业减轻在库存方面的压力,减少报废品的风险和提高流动性。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加快把库存转换为现金的速度。

  库存周转率提供了企业整体供应链的健康指数,如果是要涉及到个别的原料或成品,就需要另外单独进行分析。这里需要的数据就更多了,比如说在库数量、在途数量、未来需求(15周或以上)、在途时间、二次交货间隔时间和最小起订量等等。

  通过对于供应链的四步诊断,可以得知企业供应链的健康程度,然后根据实际发现的问题,对症下药,通过PDCA方法改善现有的问题,供应链的各项KPI指标就可以逐步提升,并向标杆企业不断靠拢。

  本文来源于弘毅供应链出自物流指闻,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关键词: 供应链,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