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网站地图

广告 广告

•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物流学院 > 物流百科 >正文
  • 阅读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全球推进实物互联网(PI)落地途径是单元化物流

  在全球智慧物流领域,实物互联网PI是一个热门话题。作者认为,如果要切实推进实物互联网PI,核心和主线是要推进全球实物互联网PI网络的“TCPIP”标准统一,而且应该从一开始就推动这个标准体系的全球标准的统一。这是实物互联网PI的底层逻辑,实物互联网就建立在这个标准体系之上。如果各国搞各国的实物互联网标准,底层标准不统一,就相当于将来全球实物互联网超链接的系统接口标准不统一,哪就不是PI了。

  信息互联网早期,中国也有一个自我开发的互联网体系,叫中国城市互联网,也叫中国C网,使用的是与全球互联网不同的TCPIP协议,我还协助中国城市互联网推广过。但现在中国C网在哪里?

  感觉目前各国推进实物互联网行动路线图时都没有关注这个底层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太难,但实物互联网的底层标准体系不统一,各国形成各自孤立的所谓实物互联网小网络,那么实物互联网还有意义吗?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实物互联网底层单元化各类载具的规范设计,所谓的其他的路线图和创新也没啥意义,没有基础都是空中楼阁。

  中国如果要推出实物互联网线路图,作者觉得就应该从实物互联网PI的底层标准体系开始,推出类似互联网“tcpip”标准体系。我们先提出标准体系,标准框架,以及标准统一的方式与方向。在此基础上,就涉及到物流全链条符合底层标准的各层次单元化载具的规格与模数,结构与组合形式等设计。

  在上述基础上,才是实物互联网PI的超链接网络架构创新,实物互联网单元包的智能管理、调度、计算、分流、合流、组合、装卸、运输、存储等方面的创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先把足下这个看似没啥学术深度,但有时实践中最难的基础架构搭起来,实物互联网就是建设在这个基础之上。

  中国路线图,我们特点就应该重视路线图的起点,而不是先规划终点各沿途景点。我们应该发出中国声音…

  我感觉(不一定对,可能是错的),实物互联网之父班旺教授太重视PI学术研究了,他研究方向是物流单元化,论文集中在单元化载具设计,载具体系模型,以及载具体系运作的智能系统,这是他优势,但好像美国还没有可落地的路线图,也没有从底层推进美国单元化物流的发展战略,因此实物互联网在美国也没有切实可行的行动路线图。

  日本物流本源是日本物流之父平原直等老一辈从美国引入早期物流理念,即:实物分配PD,所以日本物流界一接触PI就很兴奋,看他们路线图,理解的是从PD到PI的路径,缺乏从互联网思维角度理解 实物互联网。

  欧洲是最重视物联网发展的国家,他们的实物互联网PI路线图受物联网基因影响较大。考虑到欧洲工业4.0的技术体系是CPS,所以他们实物互联网路线图偏向于CPS+IOT模式。

  事实上,互联网是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的创新,互联网之父伯纳斯.李为信息传输网络贡献了一系列底层的标准,在这个标准体系上才发明了互联网.我们目前需要的是把这一互联网规则应用到物流实体网络中,路线图也必须从物流标准化做起,从“物”的单元标准化,“流”的超链接标准化,“链”的地理大系统标准,到网的标准生态系统,全面建立实物互联网体系的底层标准。有了标准化,再进行各自创新,这是发展实物互联网的底层基础逻辑,有了底层逻辑,实物互联网才有发展的基础。

  没有标准化基础,搞很多局部的PI、局部网络。由于标准不同将来不能互相互联互通,再想统一就不可能了,实物互联网就可能就是永远的空中楼阁了。

  干事情首先要明确方向,方向错了,越努力离目标越远,方向对了,慢一点,有点挫折,只要努力就会离目标越来越近,这是第一性的原理。

  实物互联网的目标和方向是什么?是在实体网络中引入互联网信息流动的标准化思维来规范实体网络,推动创新应用。班旺就是这么定义实物互联网PI的。如果不是,物联网也可链接实体网络,没必要搞PI。

  作者认为单元化物流的标准体系就相当于互联网的TC/PIP标准体系,其中托盘标准是实体网络最基础的核心标准。推动实物互联网PI创新绕不过过托盘标准化。托盘绝不是简单托盘,他是pi跨系统借口,是pi超链接的核心单元、信息单元、计量单元、交接单元、数据单元、追踪单元、装载单元……如果非要问没托盘就没有实体网络了吗,那作者也无话可说,因为没有pi也一样有物流实体网络,没有互联网,信息网络也可以链接,EDI等技术也可以传递信息…

  实物互联网一定是建立在以托盘标准为核心的一系列“物的单元”标准之上的,没有了这个基础设施,实物互联网肯定是空中楼阁…空中楼阁也可以画的非常漂亮,可以写很多论文,但不管有多少路径图,多少方案,发多少论文,空中楼阁总是空中楼阁,如果只为炒概念也可以,但哪就背离我推动实物互联网的初衷了。

  如果全球托盘标准统一起来难度太大,那么还可以从更底层单元化标准做起,即把物流箱周转箱标准统一,目前全球最主流的物流周转箱标准模数就是600X400mm模式,从这个标准模数统一开始,全面推进实物互联网。

  统一了单元化物流基础性标准之后,发展实物互联网,还需要解决实物互联网开放智能化问题,需要建立实物互联网开放智能化的系列规则与标准。因为只要是涉及到实物,则与信息互联网有很大不同,因为每个实物都是有主的,即有产权归属,有市场属性,设计不同所有者之间的竞争,必然带来安全与保密问题,这与信息互联网有很大不同,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实物互联网超链接,即解决实物各自主体的安全性关切,又能够打通网络全链路,实现超链接,这也是个问题。

  此外,还要大力推进DFL,为物流设计,尽量让更多的实物适应单元化载具,能够通过单元化载具实现实物互联网的互联互通。

  综上,作者认为推进实物互联网PI落地实施创新发展的底层基础设施就是大力发展单元化物流,大力推进开放智能化创新,大力推进DFL为物流设计新理念。

  本文来源于物流指闻,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关键词: 物流,行业,发展